7月3日,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治理学术年会在清华大学举办。大会邀请国内外领先科研组织、高校的专家学者证券配资软件,与来自政商界的嘉宾一起,从学术角度上演一场观点碰撞、交流探讨的盛宴。本次学术年会的探讨主题包括数智时代与社会科学理论创新,数据要素、数智技术重塑产业发展,全球经贸冲突与挑战中的数字经济发展。
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、法国图卢兹经济学院名誉院长让·梯诺尔在年会上发表了主题为“数字生态系统中的公平‘守门’”的演讲。他认为,在数字经济时代,如何兼顾市场竞争性和平台经济有效监管已成为重要问题。通过梳理平台经济的经营模式,以及各大平台收取的高额佣金,让·梯诺尔表示,“公平守门”既包括商户在接入平台服务商的核心服务时享有平等接入渠道,也包括商户可以获得公平的回报,足以反映它们带给平台生态系统的贡献。
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、年会主席团主席江小涓围绕“数字时代政府市场边界划分及多方治理合作”主题发表洞见。她认为,首先,数智化时代的经济和社会治理,超出传统的“政府还是市场”这种划分。很可能是少数公权力形成的“硬规则”和多种形态局部合作治理形成的“软规则”共存并相互支撑的治理体系。
同时,多元合作治理并非是过渡性的,并不都要向政府管制这种强规则演进。技术演进速度太快,冲击范围很大,监管能力的适应和提升有较多困难,制度性强规则难以快速全面形成,合作性弱规则持续存在并不断迭代将发挥重要作用。要对各种不成熟、局部性甚至碎片化的合作治理模式持有包容态度。
江小涓认为,数字经济治理领域,政府管制和法律这些“硬规则”必不可少。有些重要问题,如大平台大模型引发的垄断可能、技术强势下的基本公平保障、虚假信息对社会团结稳定的干扰等,都不能完全交由合作治理来解决。需要强制性地规定“必须做”和“不能做”这两种正面和负面清单,保障社会发展、稳定与公平的底线。
南开大学党委常委、副院长盛斌则从国际贸易的角度,探讨数字技术与国际贸易的双向赋能。在数字化赋能国家贸易方面,电子商务平台涌现丰富了贸易主体的形式,跨境支付、数据等数字贸易产品、无纸化办公等数字化贸易服务等拓宽了贸易模式。但同时,国际贸易形势也在影响着数字技术发展,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;与AI发展与应用高度相关的硬件产品贸易自由化;AI发展相关的软件产品贸易自由化;AI制造相关的关键金属矿产、加工以及能源的贸易自由化;与AI发展相关的数据贸易自由化。
记者:赵语涵证券配资软件
佳成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